您好!请登录

疾病科普关注健康,享受生活!

挂号通>疾病科普>吹牛是一种病吗?

吹牛是一种病吗?

全文3574字 阅读约16分钟 阅读604

优选 挂号

赵祖安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综合

一、吹牛是病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喜欢吹牛的人。那么,喜欢吹牛到底是不是精神病的一种呢?其实,偶尔吹牛可以被视为正常的社交需求或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比如在朋友聚会时,适度地夸大一些经历可以增添欢乐的氛围。然而,如果一个人经常吹牛且过分夸大其词,那就可能是一种病态心理了。
在精神医学上,有一种症状叫做 “夸大妄想”,这与吹牛的表现极为相似。虽然吹牛本身不能等同于心理疾病,但肯定属于病态心理的范畴。比如在精神分裂症早期、狂躁症以及大脑神经传递失衡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精神亢奋、自我评价过高的症状。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早期可能会表现出敏感多疑、行为古怪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吹牛、说大话的情况。而狂躁症患者则会有情感高涨、易激惹、思维奔逸等表现。具体来说,患者会超乎寻常的心情愉悦,常常没有原因或者兴高采烈,说话多且语速快,可有音联和意联,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很难被打断。患者自我评价很高,感觉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夸大事实,吹牛,爱管闲事,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可以不吃不喝不睡。此外,双向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在躁狂相时也会表现情绪高涨、话多、脑子转得快、想法多、自觉能力增强、爱吹牛。
如果一个人吹牛上瘾,那确实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某种心理疾病。情况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比如狂躁症的治疗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药物治疗,主要以情感稳定剂治疗,比如丙戊酸钠和碳酸锂,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如利培酮;二是物理治疗,比如 MECT 治疗,能够快速的控制兴奋;三是心理治疗,能够从认知层面去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若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古怪、敏感多疑等症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一旦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地治疗,以降低其对人体的伤害。
总之,吹牛不一定是病,但如果吹牛过度且成为一种习惯,那就可能是心理出现问题的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吹牛成瘾是病吗?
吹牛成瘾不是精神病,但可能与人格障碍有关。吹牛成瘾是个体持续夸大事实或成就以获得赞扬或认可的心理现象。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会过度关注自我形象,并且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虽然吹牛成瘾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对其真实性的质疑,甚至引发社交冲突。对于吹牛成瘾者,建议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个体认识并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减少因吹牛带来的社交压力和误解。
同时,社会环境也应营造一个宽容而健康的交流氛围,避免将吹牛视为贬义行为,以免加重个体的心理负担。吹牛成瘾的人可能是由于自卑感或心理创伤导致的,针对其成因,需要通过交谈与沟通等方式,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及对自己的看法,为其提供需要的心理帮助。
在了解吹牛成瘾的原因后,需要向患者介绍吹牛的危害,并教育其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培训,帮助患者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认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从而减少吹牛成瘾。
吹牛成瘾的人需要得到身边人的积极支持和鼓励。在患者有所改善时,应当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加强对患者的正向引导,让其发现自己的优点,增长自信心,增加自觉力,进而减少吹牛习惯的出现。
患者需要学习如何积极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失败,并学会正确和平衡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逐步走出吹牛成瘾的阴影,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做一名积极向上的人。
治疗吹牛成瘾需要找到原因,教育患者,支持和鼓励,学习正确的思想和态度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明白,有讨人喜欢的性格,但不需要通过吹牛成瘾来获得好感。只有真实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优点,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和支持。

三、爱吹牛是什么心理?


“过度补偿” 下的自卑:爱吹牛的人往往可能存在 “过度补偿” 下的自卑心理。就像鲁迅笔下的阿 Q,生活在社会底层,各方面都不如意,却通过吹牛来寻求内心的平衡,怕被人看不起。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可能因为自身某方面的不足,如经济条件不好、社会地位不高、外貌不出众等,而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或拥有的东西来弥补内心的自卑感。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然而,这种过度补偿往往只是一时的心理安慰,一旦被人识破,可能会更加陷入自卑的漩涡。
“达克效应” 下的无知:有些人吹牛是因为无知,他们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把自己脚下的世界当成了一切。例如,在一些动物聚会中,乌鸦吹嘘自己的歌声独特、羽毛漂亮、智商最高,却在见到歌声更美妙的黄鹂、羽毛更鲜亮的灰燕和智商更高的渡鸦后,才明白自己的无知。孩子也容易陷入 “达克效应”,在小时候可能因为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差,过分自信而爱吹牛。比如,有的孩子在取得一点成绩时就夸大其词,觉得自己是全班最厉害的,不承认自己的胆小,就像《爸爸去哪儿》里的康康。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危害,如对社交关系产生伤害,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大、平庸。家长可以通过不过分表扬孩子、教导孩子谦虚、让孩子学会赞美他人等方式,避免孩子陷入 “达克效应”。爱吹牛的人可能因为无知而显得自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吹牛,只是简单地描绘自己世界里的成就。这种无知让他们难以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四、喜欢吹牛的人有哪些心理?
为了赢取尊严:在社会现实中,混得不好的人在同学聚会或同事面前容易被看不起。这时,他们通过夸大自己的现状,如说在别的城市买房、将与大人物合作等不能马上验证的事情,来为自己赢取一点尊严。
为了维护尊严:以前学习好但长大后发展一般的人,在老同学或老师面前,为了维护曾经的追捧,会吹嘘自己在单位呼风唤雨或即将被提拔,以此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了赢得别人注意:有些人凭捏造实力引起他人注意,吹牛时不着边际,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满足虚荣心。比如在社交场合中,为了获得更多赞扬和关注,夸大自己的成就。
不接纳自己:这类人从心底不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过人之处,对自己不满意。于是通过吹牛编造完美形象,展示给别人和自己看,渴望成为理想中的样子却无力改变。
静不下心来努力:渴望过上好生活却不得法的人,选择吹牛来沉浸在成功的假象中。他们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好生活,但静不下心努力,通过吹牛仿佛看到成功,更不愿去努力。
五、吹牛有哪些危害?
失去信任:吹牛会让人觉得说话不可靠,当别人发现其夸大的内容与实际不符时,便会对其失去信任。这种信任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总是说谎的人交往。
影响声誉:爱吹牛的人往往被视为不诚实和不可靠,这会极大地损害他们的声誉。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专业领域,一旦被贴上 “吹牛者” 的标签,就很难再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缺乏合作伙伴和机会:由于吹牛者给人留下不真诚的印象,人们通常会避免与他们合作。在商业合作、工作项目等方面,大家更倾向于与真诚的人携手,因为这样的合作更有保障。吹牛者因此可能错过许多宝贵的机会。
孤立和孤独:吹牛的行为容易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疏远吹牛者。最终,吹牛者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孤立和孤独的境地,无人愿意与之交流和互动。
误导他人:吹牛会破坏知识水平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当吹牛者夸大事实或虚构经历时,可能会误导他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影响身心健康:有些人因为吹牛而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结果导致受伤。比如新闻中提到的男子因自以为可轻易戴上 60 斤沙袋而尝试,结果骨折严重。这种行为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也可能给心理带来压力和负担。

导致严重后果:吹牛有时可能引发争吵甚至犯罪。就像黄某在酒局上吹牛与人发生争吵,最后因一时冲动驾车撞人,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世界陶王” 邢良坤因吹牛悬赏,最后却不愿兑现承诺,引发官司,名声尽毁。

责任编辑:韩亚飞

本文地址:https://www.ght120.com/article/156884.html

相关推荐

吹牛是一种病吗?

一、吹牛是病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喜欢吹牛的人。那么,喜欢吹牛到底是不是精神病的一种呢?其实,偶尔吹牛可以被视为正常的社交需求或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比如在朋友聚会时,适度地夸大一些经历可以增添欢乐的氛围。然而,如果一个人经常吹牛且过分夸大其词,那就可能是一种病态心理了。 在精神医学上,有一种...【详细】

604人次阅读

https://www.ght120.com/article/156884.html

挂专家,就上挂号通!

邮箱:service@ght120.com

版权所有(京) 京ICP备190597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