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景范

邵景范主任医师 教授

挂号量0满意度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骨折斜颈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血管瘤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骨髓炎漏斗胸先天性足畸形骨囊肿

专业擅长

小儿发育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高肩胛症、肘内翻、膝内外翻等运动系统各种畸形和骨关节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肿瘤和瘤样病损及各种创伤和骨折的诊治

执业经历

邵景范,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小儿外科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二系(六年制),毕业后留同济医院一直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1991年至1994年攻读同济医院矫形外科研究生,师从著名骨科和手外科专家罗永湘教授,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小儿骨科。先后在成人普外、成人矫外、手外科、放射科及CT室、小儿普外、小儿泌外、新生儿外科和小儿骨科轮转工作,相关临床经验丰富。1999年被选派到德国乌尔姆(ULM)大学创伤外科和生物力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于2000年获德国医学博士后回国,任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2002年被聘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3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被聘为主任医师。 现担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儿童骨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及小儿骨科学组委员、中华小儿外科学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骨科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小儿外科医疗质控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德医学会副秘书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及《骨科杂志》编委。 先后在《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aedics B》、《Medical Science Monitor Basic Research》、《Bone》、《Int Orthop.》、《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外文版》、《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Hong Kong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骨科》等国内外杂志发表专家论坛和中、英、德文专业论文60余篇,在《德国医学》、《放射学实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发表专业译文和摘要二十余篇,并参加了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研究生用《小儿外科学》、 《小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二版,第三版副主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图书《汉德医学大词典 (第2版)》、《小儿急诊外科学》、《小儿外科学》(脾脏疾病部分)等专业著作的编写工作。主译或参译、译审出版《婴幼儿的急救》、《残疾的康复治疗---上下肢假肢的康复训练》、《医疗操作分类编码(ICPM)》、《德英中医学大辞典》等多部。多次参加德国创伤外科学会年会、中德医学会年会、全国小儿外科和小儿骨科会议等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目前主要从事小儿骨科的临床工作,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高肩胛症、肘内翻、膝内外翻等小儿运动系统各种畸形和骨关节感染、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骨肿瘤和瘤样病损及各种创伤和骨折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研究方向为小儿运动系统先天性畸形的诊治与预防、创伤与骨科生物力学等。曾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教委资助课题如神经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磁共振在诊断骨骺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可吸收骨替代材料、骨髓干细胞活性与机械应力刺激的关系等。

推荐医生